•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科学普及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学普及
  • 沾酒的孕妇是不是“好妈妈” ——孕期沾酒引起酒精胎儿综合症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27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酒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仅就饮酒而言,据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的统计报告,全世界范围内超过20亿人饮用酒精性饮料,其中约7600万人存在过度饮酒的习惯。就我国而言,人均酒精消费平均早在2004年就已远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接近美国每年4.5升的人均酒精消耗量。众所周知,酒精的过度饮用加重了食管癌,肝硬化及肝癌等众多疾病的发生;然而对于孕期妇女,少量饮用酒精,甚至未直接饮用酒精却产生胎儿酒精综合症的情况,一直未有研究报道。 

      什么是酒精胎儿综合症 

      

      酒精胎儿综合症,英文缩写FASD,是孕妇在妊娠期间饮酒对胎儿所造成的永久出生缺陷。酒精能经母体进入胎盘,并阻碍胎儿的成长及体重,造成独特的脸部小斑,破坏神经及脑部结构,并引起体质、心智或行为等问题。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发育延迟,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智力低下,运动异常及认知缺陷等),颅面部畸形,心血管系统发育障碍及骨骼缺陷等。FASD是人类最主要的胚胎发育畸形病症,据统计显示,美国新生儿FASD的发生率为0.02%-0.2%,而亚临床型FASD的发生率大约是FASD的3倍,相当于每天大约有100个FASD患儿在美国出生。在我国,虽然没有新生儿FASD发生率的准确数据,但根据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报告的相关统计数据,与FASD临床症状相似的出生缺陷症状占有很大比例。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的统计表明,每一个患有FASD的婴儿其终生药物及社会抚养成本估计高达800,000美元,每年要花费约90亿美元用于治疗患FASD的儿童和成人,这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有研究人员指出,中国53%的孕妇不饮酒,而饮酒次数绝大多数每周1~2次,且很少喝烈酒,每次饮酒折合纯酒精量超过5克的不到20%,远低于国外孕妇的饮酒量。但通过权威的儿童行为问题测评发现,出生前有酒精接触史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比无酒精接触史儿童高出13个百分点,尤以焦虑和抑郁、思维异常问题最显著。那究竟是什么样的作用机制引起了低酒精接触量的孕妇生产出发育异常的胎儿? 

      “小分子有大作用”——信号分子的胆固醇水平决定了胎儿能否正常发育 

      早有研究证明,胎儿发育的过程中,有一种命名为hedgehog的信号分子,广泛参与了不同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形成。对这种信号分子而言,必要的胆固醇修饰是赋予其细胞命运调节功能的前提。 

      

       为了进一步回答“孕妇偶尔社交性地少量饮酒甚至未直接饮酒是否导致胎儿发育缺陷”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斑马鱼这种脊椎动物做模型,发现鱼胚胎组织中的低浓度酒精(0.71mM或 0.003% w/v)就能干扰hedgehog这种信号蛋白的胆固醇修饰,抑制该信号分子的活性,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过程,引起胚胎发育畸形。与其它高浓度的酒精处理相比,这个酒精浓度远低于能引起细胞大量死亡的浓度(2-5%的酒精注射)。由此发现,不引起细胞大量死亡的低浓度酒精,也能导致胚胎发育缺陷。 

      不是妈妈贪杯的错 

      相对于人而言,上述酒精浓度相当一个55Kg的妇女喝一瓶375ml的啤酒,就可以到达的体内血液中所含的酒精浓度。由此可见,孕妇饮酒没有所谓的安全酒量,日常社交活动所摄人的少量酒精或者食用含有酒精的食物也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缺陷。这种低浓度的酒精对胎儿发育不产生明显的结构和形态畸形,但却能导致一些受影响的新生儿在少年期产生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引起学习能力及智力的不足。 

      低浓度酒精引起胎儿酒精综合症的机制的揭示,将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预防胎儿异常发育的关键阶段;有利于胎儿酒精综合症的临床预防性干预和治疗;并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延伸阅读]肝纤维化漫画

    [video:肝纤维化动漫]

     


    附件下载:

    上一篇:ERRa与II型糖尿病
    下一篇:工肝脏介绍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