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5来源:来源:《广东科技报》
2002年,公派到美国留学的裴端卿回国,来到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那时,他是全院第一个研究员。而今天,由他主导的多能干细胞研究项目,已经汇集了国内外大批科学家,变成了拥有36个研究员的“国际纵队”。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世界级的科研项目,开始汇聚世界级的精英人才。十年来,他的7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并两次登上《细胞·干细胞》杂志封面文章,推动了国际对多能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他就是第十三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
人物档案
裴端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生物医药领域专家,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生殖与发育”重大研究计划专家,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1984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考入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留学项目(CUSBEA 项目), 1985年赴美留学,1991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分子细胞与发育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至2004年,先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理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2008年6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
裴端卿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干细胞的多能性维持与体细胞重编程,细胞内蛋白与膜运送机制;代表性学术成果发表在Nature,PNAS, JBC 等国际期刊上,共计50多篇论文,引用达2000余次;目前承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基金多项; 担任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编委,细胞研究杂志(Cell Research)副主编,亚太干细胞网络执委,广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联盟理事长。
赴美留学为了更好地回来
当小学校长的父亲,是湖北农村走出来的裴端卿踏上科学研究之路的第一推动者。裴端卿回忆说,“到现在我都记得,大概七八岁的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告诉我当一名科学家很光荣。他一口气讲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1980年,15岁的裴端卿以优异成绩考取华中农科院。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留学项目,并于1985年赴美留学。
2002年,37岁的裴端卿回国,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当时,他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研顺风顺水:已成为副教授并获得终身教职荣誉;在金属蛋白酶和肿瘤细胞转移领域里颇有建树。这样的选择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可是,裴端卿却觉得很自然,他说:“我赴美留学17年,从走那一天就是为了回来。”
裴端卿介绍,那还是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为培养科研人才派出了大量留学生。1991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后,裴端卿进入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理系,并在2001年被选聘为终身副教授。但就在这一年,他却启动了回国“程序”。
那还是科研人员对美国趋之若鹜的年代,可裴端卿丝毫不认为回国是什么“牺牲”,而是大谈国内的“诱惑力”。“当时国内的干细胞研究刚刚起步,美国却有数十年的积累,如果把美国的实力比作航母的话,我们只算一个小舢板。你想想,如果你遭遇第二艘船的吸引力,要去把一只船变成一个航母的时候,这个诱惑力,相信谁都会做出跟我类似的选择。”
“兴趣支撑着我们坚定地走下来”
回国后,裴端卿放弃了自己擅长的金属蛋白酶与肿瘤转移领域,从北京南下广州,投入国内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础研究领域,开始了艰苦的拓荒路。对此他解释,之所以想要更细致地去研究“万能细胞”——干细胞,不仅是因为此项研究的空缺,国内需要人才去攻克它,还因为干细胞是基本细胞,研究它对于了解正常生命过程的基本规则是很关键的。同时,想要让部分疾病的临床治疗真正取得突破,这一类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干细胞,既是科研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健康的需求。
“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研究领域有了局限性,想有所突破基本没有可能。而更重要的是,我本身对此很感兴趣,在美国期间就已经翻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裴端卿说。虽然前景可期,但眼前的起步却很艰难。最困难的时候,连“中科院”的金字招牌都失去了光彩——由于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基本硬件设施、试验周期漫长难出成果,裴端卿和团队一度连学生都招不到。毕竟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没有任何积淀,也没有任何指导。“那时培养干细胞的条件差,经常养不活。技术手段也很落后,很多实验都只能靠最原始的方法来做。”裴端卿笑称:“好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凭着兴趣,才支撑着我们一路坚定地走下来。”
2007年11月,香山科学会议第313次学会召开,中国的科学工作者第一次全面聚焦干细胞生物学。在大会上,裴端卿介绍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研究,力陈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并建言国家加大对干细胞研究的投入。会议最终催生了2008年科技部基础司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生殖与发育”框架下的3个IPS的973项目立项。
从此,干细胞研究在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通道,包括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内的多支队伍你追我赶,带动中国在干细胞领域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全面追赶和局部赶超。
成果两登《细胞·干细胞》封面文章
在广州的实验室,裴端卿和他的团队向世界证明:尿液可以提供健康的细胞,而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些细胞得到高质量的神经干细胞,并且进一步将它们变成血液细胞、骨细胞、皮肤细胞、肝细胞甚至神经细胞。在不远的将来,科学家或许就可以将这些分化的细胞移植到人体损伤部位以便替换衰老的细胞和组织,实现延长人类生命的“奇迹”。
“我们的研究向世界证明,生命的确充满了惊喜,科学也充满了惊喜。”裴端卿说。
是什么让这支团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裴端卿说,是耐得住寂寞的坚守,是对基础科学领域不放弃、不抛弃的坚持。
最初的起步就是这样来的。在日本等发达国家科研人员的探索基础上,裴端卿研究团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维生素C可提高多能干细胞的诱导率达到100倍之多。这一研究成果于2009年12月在线发表在世界干细胞权威杂志《细胞·干细胞》中,并选为2010年首期封面文章。
2010年,裴端卿团队再次实现突破。他们发现细胞发育的逆转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是由一个被称为“间充质向上皮转化”的机制所启动,并为继续改进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成果再次刊登于《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在这些突破的基础上,“尿液奇迹”诞生。裴端卿说,和传统做法相比,这一发现的主要意义在于诱导方法上采用了非整合技术,诱导后的神经干细胞不带有任何诱导因子,消除了诱导因子引起成瘤性的隐患。此外,由尿液上皮细胞直接诱导为神经干细胞跳过了可产生成瘤性的多能性获得这一步骤,所以这样获取的神经干细胞更加安全。
“看得更远一点,若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由于诱导多能干细胞‘年轻力壮’,再生和分化能力非常强,那么短缺的器官源也很可能得到解决。”裴端卿说,“不仅如此,帕金森症、糖尿病、地中海贫血、老年痴呆、脊髓型肌萎缩症的治疗或许都能在此找到答案。”
打造干细胞研究的“国际纵队”
在裴端卿办公室的书柜里,摆放着一幅标有“共产党员岗”的牌匾。办公桌右侧的墙上,则贴着一幅他自己用小楷工整抄写的《沁园春·雪》。在遇到科研难题的时候,他会一再背诵这首词,勉励自己和同事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科学已经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能够完成的事业,我们必须凝聚团队的力量去面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也要汲取和借鉴世界先进经验,以开放的态度吸引更多不同国家的科学家能加入进来,打造一支干细胞研究的‘国际纵队’。”裴端卿说。
从2004年担任副院长开始,裴端卿就开始了新的团队建设计划。他分别引进和培养了近20位从事干细胞研究的研究员P1,自己培养了25名博士,目前整个研究院科研人员有600余名。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的西班牙籍科学家米格尔正是其中一员。来到广州生物院后,他放弃了之前擅长的肾癌研究,与裴端卿一起投身干细胞领域,并取得了诸多轰动性的突破。2010年,他成为第一位非华裔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通过裴端卿的努力,世界看到中国在诱导多能干细胞领域的开放姿态,这也是中国近年来在该领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米格尔说。
在中科院组织的国际评估委员会对裴端卿的评估报告上这样写道:裴端卿博士从事的研究有望对再生医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裴博士在该领域取得了众多有影响力的发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他已成为该领域的引领者。“这些成绩都是他们创造的。多少年以后,让我来回顾,可能我都不记得哪一年发表了什么文章和成果, 或者哪一年得了什么奖, 但我会永远记住我们这个团队。”裴端卿说。
原文载于《广东科技报》5月20日 原文链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