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媒体报道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 【中国企业网】引入六大高端生物医药项目进驻合肥高新

    发布时间:2018-09-03来源:来源:中国企业网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国内TCR-T细胞免疫治疗药物开发、靶向循环肿瘤干细胞的免疫细胞疗法研发、一类用于克服EMT相关的肿瘤复发及耐药性的小分子铁死亡诱导剂研发、干细胞技术开发和精准医疗,这些高大上的生物医药项目正式进驻合肥!

      在9月2日的合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工作汇报会暨人才及项目签约仪式上,6个涉及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免疫细胞疗法、干细胞技术和精准医疗等当今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前沿技术的项目宣传正式进驻合肥高新区。李懿研究员、李鹏研究员等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家领衔的合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将力争“合肥造”。

      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服务,安徽省合肥市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于去年11月获批成立了合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园区坐落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汇报会特别邀请了合肥市副市长朱策,中国科大生命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施蕴渝,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等参会。

      汇报会上,由李懿研究员、李鹏研究员领衔的6个科研团队正式签约项目合作协议,宣布进驻合肥。本次引进6个项目,分别是第三代TCR-T细胞免疫治疗药物开发、研发靶向循环肿瘤干细胞的免疫细胞疗法、治疗斑秃核酸类护肤品的研究开发、用于克服EMT相关的肿瘤复发及耐药性的小分子铁死亡诱导剂研发、干细胞技术开发和精准医疗。

      李懿研究员在汇报会上简要介绍其进驻的项目。肝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癌症,且在全球癌症死亡率排前三。中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增肝癌患者数量为46万人,超过全世界新增肝癌患者的50%。李懿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前期成果表明:免疫疗法(TCR-T)在移植瘤模型动物中几乎可以完全消除肿瘤。基于TCR-T可以靶向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癌,该项目团队研发了高亲和性TCR转导的TCR-T细胞,并在动物模型中展示了其完全清除肿瘤的效果。该细胞疗法可以通过靶向表达乙肝表面抗原的肝癌细胞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属于国内首个研发创意。

      相关:

      合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概况

      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施《中国科学院、安徽省人民政府全面创新合作协议》,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于2016年12月29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成立合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简称合肥干细胞研究院),于2017年11月13日获批事业法人单位。园区坐落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合肥干细胞研究院的宗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总体布局,在合肥地区形成生物医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高技术研发源头创新体系;紧密结合地方的社会经济需求,利用、整合和提升现有研究开发资源,组成有特色的研究开发网络,为国家和地区的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能力做出贡献。

      合肥干细胞研究院的目标:开展生物医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服务,包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基因组研究,诊断试剂和测试分析设备研制,相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与咨询服务。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概况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主要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学生物学、感染与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装备研制等科学研究,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同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近十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南粤突出贡献奖和南粤创新奖1项。  

      优秀人才集聚,现有学科领域的方向带头人35人,其中,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会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1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南粤百杰”3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获得者4人、广东省领军人才4人。

      重要引进项目介绍

      一、第三代 TCR–T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开发项目简介

      项目首席科学家:李懿

      肝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癌症,且在全球癌症死亡率排前三。每年全球大约近80万人死于肝癌,中国约占50%。中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增肝癌患者数量为46万人,超过全世界新增肝癌患者的50%。本项目前期成果表明:免疫疗法(TCR-T)在移植瘤模型动物中几乎可以完全消除肿瘤。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国内众多的肝癌患者带来真正治愈的希望。本项目的落地转化将不仅带动TCR-T这一肿瘤治疗领域在合肥的发展壮大,而且将为肝癌患者提供划时代的治疗药物。

      基于TCR-T可以靶向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癌,本项目团队研发了高亲和性TCR转导的TCR-T细胞,并在动物模型中展示了其完全清除肿瘤的效果。该细胞疗法可以通过靶向表达乙肝表面抗原的肝癌细胞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属于国内首个研发创意。

      本项目拟开发的TCR-T具备优异的抑瘤效应,将为国内众多HCC患者带来真正治愈的希望。本项目将不仅带动TCR-T这一肿瘤治疗领域在国内的发展壮大,将为HCC患者提供划时代的治疗药物,并以此药物为基础,探索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治疗模式。

      本项目在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拟在2-3年内完成开发TCR-T的慢病毒包装及终产品小试工艺,建立TCR-T细胞制剂质量控制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完成TCR-T的药效学研究,开展TCR-T药物动力学和药理学研究,最终实现项目从科研到临床的转化。

      二、研发靶向循环肿瘤干细胞的免疫细胞疗法项目简介

      项目首席科学家:李鹏

      肿瘤转移引起的器官衰竭是造成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细胞浸润至血液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TC,Circulating Tumor Cell)是肿瘤转移的起始步骤,同时CTC的数量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息息相关,异质性的CTC中也存在可起始肿瘤转移病灶的循环肿瘤干细胞(CTSC,Circulating Tumor Stem Cell)亚群。现有的检测技术远远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本项目拟利用实体瘤人源化小鼠模型,富集和纯化人实体肿瘤CTC细胞,与从病人外周血中分离得到的原代CTC互为对照,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揭示CTSC/CTC分群及个亚群特性,阐述CTSC/CTC介导肿瘤转移的机制,并设计特异性靶向CTSC/CTC的基因修饰T细胞,实现攻克肿瘤的最终目标。

      本项目拟通过挖掘和鉴定肺癌等实体瘤CTC/CTSC亚群的新的特异性细胞表面标记物和转录因子,揭示CTC/CTSC在转移病灶“落地生根”的分子机制,并研发靶向这些表面分子的CART细胞和靶向转录因子的TCRT细胞,并利用小鼠模型评估这些基因修饰T细胞的疗效,将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本项目拟在3年内完成候选分子标记物作为肿瘤CTSC/CTC靶点的验证,完成特异性靶向CTSC/CTC的基因修饰T细胞的构建及临床前评估,并实现临床转化。

      三、治疗斑秃核酸类护肤品的研究开发项目简介

      项目首席科学家:巫林平

      斑秃是皮肤科疾病中典型的身心性疾病,患者自愈的可能性很小,常常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仅中国就约有1.6亿人有斑秃的烦恼。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个人容貌和形象特别在意,而现代的生活压力导致斑秃患者数量仍在急剧上升。

      本项目将以斑秃脱发为突破口,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抗斑秃护肤产品,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经济价值。相对于治疗斑秃药物,本抗斑秃护肤品将更加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目前国内还没有该类纳米核酸抗斑秃脱发护肤产品进入市场,因此一旦本项目的产业化就可以快速的占领国内市场,并以此为基础开拓国际市场,为广大自发免疫性或者化疗斑秃脱发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简便的抗脱发产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本项目利用核酸干扰技术,采用抑制或调解活化炎症细胞对毛囊的侵犯的治疗策略,筛选治疗斑秃的小干扰核酸(siRNA)活性分子。本项目针对导致斑秃的相关靶点分泌卷曲相关蛋白1(SFRP1)等,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siRNA,并且建立了C3H/HeJ斑秃小鼠模型。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开发,获得针对斑秃相关靶点SFRP1等的高活性和稳定性可以调控的siRNA分子,结合纳米靶向特异透皮传递系统,研发出一种抗斑秃的核酸活性分子护肤产品。

      本项目将在3年内完成筛选出来性能最优的2个抗斑秃脱发配方的全面疗效评价(重点考察剂量、涂抹频率和安全性),完成样品的中试试验,研究其重复性和稳定性,开发成熟的护肤产品,同时迅速实现产品投放市场。

      四、一类用于克服EMT相关的肿瘤复发及耐药性的小分子铁死亡诱导剂的研发项目简介

      项目首席科学家:舒晓东

      肿瘤长期以来一直是对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威胁之一。肿瘤的高复发率及耐药性的产生一直是最亟需克服的难题之一。肿瘤复发及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复杂,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EMT及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其内在原因之一。铁死亡是一种2012年才被正式命名的、不同于凋亡及坏死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随着对铁死亡、EMT及肿瘤干细胞相互之间关系的逐步阐明,通过诱导铁死亡杀死肿瘤干细胞及耐药性细胞,从而有效管控肿瘤复发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项目主要针对肿瘤的高复发率和耐药性,在我们长期从事EMT及干细胞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完全的原创性,符合药物研发产业化转型及临床应用方面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本项目已构建了高通量的铁死亡诱导剂体外筛选系统。拟利用该系统,筛选到通过激活铁死亡通路、有效杀死间充质状态的肿瘤干细胞及耐药性细胞、从而达到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及克服复发肿瘤耐药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类新药。

      本项目将在2-3年内完成铁死亡小分子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确定1-2个先导化合物,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及安全性评估,对上述体外活性良好的化合物在适当的小鼠异体移植肿瘤模型中进行在体功能评估,最终实现临床转化。


    附件下载:

    上一篇:【凤凰网】一大波高端生物医药项目落户合肥高新区
    下一篇:【合肥日报】六个高端生物医药项目进驻合肥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