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媒体报道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 【新华社】“鼎新”带动“革故” 创新决胜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之二

    发布时间:2018-06-01来源:来源:新华社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鼎新”带动“革故” 创新决胜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之二 

      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白国龙、闫睿、周自扬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勇挑重担,努力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

      第一动力:提升科技供给,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出席院士大会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院士说,我们在工程科技一线,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重托,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推动者。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抓住了可能“同频共振”,抓不住就会“擦肩而过”。

      “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实际是国家发展的主动权。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以‘鼎新’带动‘革故’,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吹响了抢占世界创新高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冲锋号’。作为一名新院士,我将在自己的专业上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顶天立地’的研究,为打造发展新引擎贡献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说。

      安徽良金高效农业研究院院长杨良金说,在广大农村发挥第一动力的作用,最紧迫的就是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应用两翼齐飞,用通俗易懂的实用技术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行稳致远:坚定创新信心,不妄自菲薄妄自尊大 

      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说,“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拧成一股绳,组织创新大军集智攻关。”

      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创新的自信源于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从2G跟随到3G突破,从4G同步到5G引领,我们在通信领域的创新自信是实践实干中一步步积累的。只要我们有国际视野,自强不息持续奋斗,就可以有所作为、大有所为。”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平说,我们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重大成果。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与世界强国科技实力差距很大,而现在进入了并跑和局部领跑的新阶段。“重要的是社会要崇尚科学,崇尚创新。教育要点燃青年人尤其是孩子们的科学梦想。”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说。

      决胜未来: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突出……当前,我国科技领域尚有不少短板需要补,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

      “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令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

      “围绕如何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我们正在抓紧全面梳理短板、长板和短板中的长板。”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院士说,“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我们在研究改革束缚工程科技人员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完善科技评价和人才评价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

      “在装备制造领域,我们与先进国家制造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希望更多好政策推动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小宁说,公司把年销售收入的8%用于新产品研发,在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上取得了突破。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事干细胞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捷凯说:“经过十年攻关,我们发明出几套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诱导因子。只要坚持做下去,我们一定能在这个领域接近或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附件下载:

    上一篇:【南方日报】干细胞培养有望实现标准化“生产”
    下一篇:【专家视点】徐匡迪:改革开放春雷响 科学春天写序章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