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媒体报道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 【广州日报】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与广州长期融合为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18-01-08来源:来源:广州日报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广州是华南地区科教、医疗资源重镇,广州聚集了广东省近70%的普通高校、科技人才,97%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背后,在穗的中央、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贡献了重要力量。

      一些中央、省属机构扎根广州超过半个世纪,早已与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并成为广州在该领域的标杆。在携手共进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利用自己的优势服务地方,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广州也利用自身优势,为这些机构提供资源、搭建平台,大力支持其发展。

      高校篇:部属、省属高校植根广州 校地开展广泛合作

      广州是广东高校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部委属高校都在广州办学,广东的省属高校也多在广州。在长期的发展中,大学与广州已经建立了相融与共的亲密关系。广东37所公办本科高校中,在广州办学的就有22所。

      中山大学:

      建设“中大国际创新谷”

      以中山大学为例,国家超算中心广州中心就位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为广州提供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该校最近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中,明确在服务社会贡献上要更加突出,为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出谋划策。南沙新区作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引擎、地区国家级新区,承担着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要使命。中山大学依托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与南沙区共建成立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目前已成为跨学科、跨专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国际化研究机构。

      中大广州校区南校园正门对面就是“国际轻纺城”,地理上的毗邻让中大希望能为“国际轻纺城”的升级做些事情,为此中大提出建设“中大国际创新谷”。中大表示,将发挥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优势,在广州建设中大国际创新谷,作为学校及周边国家级科研单位源头创新成果的转化平台,通过5~10年时间建成珠三角地区最具活力的青年人才创业中心,提升学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中山大学植根广州90余年,特别是近年来,一直得到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服务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自2007年市校双方正式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展开广泛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山大学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华南理工大学:

      国际校区得到鼎力支持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广州国际校区是重要抓手。华南理工大学抓住部省市校四方共建的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契机,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借鉴一流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引进一流的教育资源,探索先进的国际合作模式、师资聘用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模式。

      广州国际校区将建设10个新工科学院,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工程等新工科学科与专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事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理工特色”的一流校区。

      广州市与华南理工大学积极推进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华工表示,该校区是学校在新的时代做的一个重大布局,这也得益于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各方给予华南理工大学的鼎力支持。

      广东财经大学:

      围绕广州进行课题研究

      作为位于广州的应用型财经高校,广东财经大学每年都有围绕广州发展进行的研究课题。2016年广东财经大学林洪教授课题组的《提升广州城市软实力与增创广州发展新优势研究》取得了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对广州市政府做决策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广东财经大学专家学者紧密结合广州乃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和服务,该校共有63位专家学者受聘为各级人大和政府立法顾问、财经顾问、决策咨询顾问和应急管理顾问等。

      2016年初,广东财经大学与多家单位共建南沙自贸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基地,进而成立广州科技金融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财经大学整合学科、专业、师资等方面优势,大力开展广东省内财政、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干部培训和行业企业培训,形成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品牌。

      科研院所篇:广东国家重点实验室均在广州

      广州拥有众多科研院所,数据显示,广东97%国家重点学科和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均分布在广州。拥有4300多名职工、6位院士、10多个研究所的中科院广州分院,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中科院广州分院成立于1958年,是中科院机关派出机构,专门联系中科院在粤、湘、琼的相关研究机构,目前共有10单位。

      多年来,中科院广州分院通过省、市共建的方式,与广州携手共建国家级平台,取得了突出成效。比如,2005年,广州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创办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工研院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和中国科学院平台型技术转移中心,在这些研究机构的带动下,南沙区已成为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区之一。

      2003年,经历了“非典”之后,针对广州缺乏大型流行疾病研究机构的情况,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通过三方共建的方式,于2006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生物院”),专门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学生物学、感染与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装备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这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与地方共建、共管、共有的新型研发机构。广州生物院作为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的建设依托单位,正在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再生医学实验室,显著提升广州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

      “与此同时,广州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包括支持中科院驻穗单位重大科研平台的建设,解决人才引进、园区规划、子女入学等问题。”中科院广州分院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过程。

      “未来,中科院广州分院希望能与广州一起,抓住国家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机遇,打造新时代院市合作升级版,进一步助力广州科技创新,巩固广州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龙头地位。”该负责人表示。

      医疗机构篇:国内医疗重镇 华南医疗中心

      广州是国内医疗重镇、华南医疗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地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部属、省属医疗机构加起来共有35家,占比超过两成。

      在国内医学界素有盛名的中山大学医科,被称为广东医学界的排头兵、顶梁柱,为广州市民提供了优质医疗资源。从2015年至今,在穗的七家中大附属医院在医疗创新中屡创佳绩。

      2017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在为一名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患者进行肝脏移植时,创造了“不中断血流”的移植新技术,迄今已完成14例同类创新手术。“无缺血”器官移植术成功破解了器官移植的世界性难题,改写了世界器官移植事业的历史,推动我国成为器官移植这项医学尖端技术的领跑者,在当年年底举行的“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被誉为“广州贡献”。

      “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的成功,得益于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这将为研究器官功能、器官间相互作用、器官离体治疗、器官功能修复等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技术平台,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实现多学科、多层次的突破提供了可能。利用该研究平台的技术优势,通过联合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利用这一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利器,广东可望在较短时间内产出大量原创性成果。

      2016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凭借《腹部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附件下载:

    上一篇:【科技日报】总收入超1000亿元,创办孵化企业4000多家
    下一篇:【科技日报】我国干细胞临床治疗时代已经开始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