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细胞出版社推出《聚焦中国——免疫学发展特刊》,这既有力佐证了中国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业界人士思考——
■本报记者 冯丽妃 黄辛
近日,细胞出版社推出《聚焦中国——免疫学发展特刊》,详细介绍近年来中国免疫学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飞速发展情况。
多位国内外免疫学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免疫学已进入迅速发展期,未来前景广阔,但同时应提升研究质量,努力开拓创新性研究。
跻身“三甲”,世界瞩目
细胞出版社旗下有众多的国际一流期刊,《免疫学》(Immunity) 就是其一。本期特刊介绍了中国免疫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等十余所国内领先的免疫学研究机构,以及它们在肿瘤免疫及干细胞免疫特性等领域的研究动态、成绩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次特刊的诞生不仅因为免疫学在国际生物和医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更是因为近几年我国免疫学研究的迅速成长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瞩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曹雪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我国免疫学研究经过十年磨剑,SCI论文发表数量从2001年的全球第15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同时,国内免疫学研究队伍迅速壮大,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人数从4年前的2000余人,增长到目前的5300余人,逼近美国与日本。
“10年之前,在这样的顶级杂志上发表特刊是不可想象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教授龚非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中国免疫学的发展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这是中国免疫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田志刚表示,专刊不仅有助于加深国际对中国免疫学发展的了解,使国际主流免疫学派主动加强和中国免疫学家的联络,同时对整个免疫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免疫学不是碎步前行,也不是小步奔跑,而是跳跃式的发展,这从科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就可以得到证实。这种跳跃式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转化医学主任邹伟平表示。
差距犹存,仍须追赶
“免疫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从病原生物学中分出来,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同时也是一个‘桥梁’学科。”田志刚表示。免疫学涉及面很广,与基础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肿瘤学科、妇产学科和儿童学科等临床研究都有关系。
他认为,过去10年,我国在天然免疫、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学等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国际关注,但整体来说,与欧美国家之间仍有差距,尚须追赶。
比如,我国研究论文数量虽多,但论文引用频次却不如欧美等国;此外,我国临床研究与应用也落后于国际一流。
“作为世界免疫学研究大国,当前中国对免疫学各个专门领域的系统性、开创性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高水平的人类免疫学及免疫转化医学的工作做得也远远不足。”邹伟平指出。
他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群以及多样化的病种、病群和病人,对科研工作而言这是一个绝对的优势。如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强化人种及疾病的基础和应用免疫研究,必定能有所作为,而且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坚持创新,造福人类
“未来中国免疫学需要加强创新性、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创建中国特色的学说、假说与观点;把现有的理论应用到临床,造福国人,同时对整个人类健康发挥重要作用。”曹雪涛指出。
“从科学发展规律与前沿来看,未来需要一部分人迎难而上,开辟新领域,这对我国免疫学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在国际上赢得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田志刚表示。
对此,龚非力表示,我国免疫学有很好的研究队伍,应鼓励中青年科学家进行创新,沉下心来,不急功近利,使学科不断在创新中发展壮大。
“鉴于免疫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及对重大疾病的机制性影响,人种及疾病免疫研究必能创造重大社会应用价值。为此,需要从国家层面有重点地延揽国际专门人才,系统培养国内团队,建立多学科、跨部门的人种及疾病的免疫转化研究中心。” 邹伟平建议。
“中国免疫学的上空闪烁着一些明亮的光芒。我毫不怀疑今后5到10年,中国免疫学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届时将是群星交辉,灿烂如日!”邹伟平信心十足地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2-11-02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