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辛)日前,在以“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的防治策略”为主题的第189期东方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庄辉和来自国内外的40余位专家学者就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展开了研讨。专家呼吁,应加强多学科的合作研究,重视基础和临床的紧密结合,进一步阐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的机制和清除HBsAg的策略,提升乙肝领域转化型研究的整体水平。
闻玉梅在题为《努力解析乙肝表面抗原之谜》的报告中指出,HBsAg作为病毒的包膜蛋白,在病人体内大量存在,甚至远超成熟病毒颗粒的含量。“这表明表面抗原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HBsAg可作为预防性疫苗,免疫原性很强;但同时又难以清除,是当前临床治疗的难点。”
同时,闻玉梅也提出了目前在乙肝病毒领域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乙肝病毒的细胞受体是什么?乙肝的慢性化机制中,病毒如何逃逸机体免疫系统并建立免疫耐受状态?慢性乙肝的致病机制中,持续感染的病毒如何影响机体功能?如何打破免疫耐受,增强免疫应答,从而清除病毒?
庄辉指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它不仅可预防急性HBV感染,还可降低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对控制乙肝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及儿童HBV的感染率已大幅下降,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降至1%以下,但总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HBsAg阳性)仍高达7.18%,临床上仍有大量慢性乙肝患者。因此,庄辉提出,“必须对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进行修订”,在继续加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的同时,应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补种;对高危人群和意外暴露者进行免疫预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提出的乙肝防治目标。”庄辉说。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发病机制、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在近年来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许多专家表示,目前对HBV侵入细胞的机制仍不清楚,感染HBV后产生的大量、过剩的HBsAg作用及致病机制尚缺乏深入了解,对HBsAg持续阳性的机制也未完全阐明,妨碍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专家建议,为进一步降低HBsAg阳性率,应提倡婚前体检以保护下一代的健康。在反对歧视乙肝抗原携带者的同时,仍应作乙肝血清学检查以期在早期发现患者,通过对其合理指导保健或治疗,降低我国的乙肝感染率、发病率及死亡率。
与会专家还就HBsAg阳性的流行病学现状、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策略、肝癌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科学时报》 (2011-11-07 A2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