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科学普及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学普及
  • 新京报:疾控中心称我国超级细菌感染者病因未定

    发布时间:2010-10-27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日本拍摄的超级细菌NDM-1
     
    在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被报道两个多月之后,中国也分别在宁夏两名新生儿和福建一名老年癌症晚期患者样本中,检测到这一基因。其中,老年患者已因癌症去世,两名新生儿已治愈。
     
    三病例分别来自宁夏福建
     
    10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疾控应急办不明原因疾病处置办公室主任倪大新,在通气会上通报了上述情况。
     
    近期,中疾控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检测,共检出3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
     
    其中,中疾控实验室检出的2株细菌为屎肠球菌,由宁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区某医院的两名新生儿粪便标本。另一株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检出,为鲍曼不动杆菌,由福建省某医院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医院的一名住院老年患者标本。
     
    不会在普通公众间传染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说,携带NDM-1基因只是细菌获得抵抗能力,而不是获得新的攻击能力。它本身致病的能力或者传染性跟原来一样,并没有增强。只不过对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增强,因此,对一般的公众不会引起疾病的传染,他说,这一耐药菌主要对老弱病残人群容易受到感染,感染以后治疗困难。普通公众不用恐慌。
     
    ■ 通报
     
    宁夏患儿病因不能确定
     
    宁夏两名患儿分别在3月8日与3月11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县级医院出生,为低体重儿。两名婴儿都在出生后2-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一名患儿还伴有缺氧表现,随即转入儿科病房治疗。
     
    中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说,在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和宁夏疾控中心合作中,从宁夏某县级医院里分离的疑似小肠结肠炎标本里,发现了有两株携带了该耐药基因,后经鉴定为屎肠球菌。
     
    “因为这是回顾性调查,是8月底到9月份开展的,那个时候两个孩子早已经治愈出院了,我们做了回访,现在检测的结果是这两个孩子已经没有这种(耐药)细菌。已经治愈。”徐建国表示。
     
    对于是否是“超级细菌”引起两名患儿患病的问题,倪大新解释说,屎肠球菌是人类肠道寄生的正常菌群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通常并不致病。两名患儿虽检出携带耐药基因的菌株,并不一定表明患儿所患疾病由该菌引起。
     
    而有专家也对记者说,从病原菌的角度来说,还没有肠球菌引起腹泻的情况发生。
     
    福建老年患者肺癌病故
     
    携带NDM-1耐药基因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是一位83岁的老人,因右肺癌并胸膜转移伴右肺阻塞性肺炎、高血压、脑梗塞后遗症,2010年5月12日入院治疗,6月1日出院,6月11日已经因为晚期肺癌死亡。
     
    鲍曼不动杆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感染。倪大新表示,这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晚期肺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被检出的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是从福建省某医院报送的200多株菌株中检出的。检出单位负责人,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黄留玉则明确表示,该病人不是因为此菌感染死亡的。
     
    黄留玉说,目前,对该医院其他的住院病人也进行了抽样和采样,没有再发现新的阳性细菌,筛查工作还在进行。
     
    ■ 释疑
     
    1 三人如何感染超级细菌
     
    福建患者是否因使用抗生素产生耐药细菌,很难判断
     
    黄留玉(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福建这个病人是一个晚期肿瘤病人,经常住院,抗生素肯定用得比较多。但是能不能说就是因为使用抗生素产生了耐药细菌,没有证据,很难判断。
     
    徐建国(中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对于两名新生儿为何会被感染,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屎肠球菌或者肠球菌里面发现NDM-1基因在全世界还没有报道过,这是第一次报道。屎肠球菌非常常见,是一个在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一般在人的机体机能下降,抵抗能力下降,有其他基础性疾病时才会引起感染,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条件致病菌”。
     
    至于为什么本次检出的两株细菌在新生儿里面出现,和疾病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但是就现在的数据来说,还没有办法得出结论,说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
     
    2 新生患儿是如何治愈的
     
    专家强调,这种耐药菌并不是无药可治
     
    徐建国:8月份在回顾性检测中发现带有NDM-1基因,我们目前并不掌握两名孩子的用药治疗信息。我们推测,当时肯定是没有当做耐药菌来治疗,但是用了什么抗生素治疗,并不清楚。
     
    但我要强调,这种耐药菌并不是无药可治,比如用万古霉素就可以治疗。
     
    3 病原体是否从国外传入
     
    是否和其他国家有关联,这需要进一步监测调查
     
    肖永红(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教授):宁夏的孩子没有到过印度,也没有到过巴基斯坦,这一点是明确的。
     
    从这些特点来看,可以提示我们,是不是说NDM-1耐药基因细菌除了印度以外,应该在全球都是存在的?现在不敢下结论,但是值得深入研究。
     
    在此之前,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区域开了一个电话会,马来西亚专家提到,他们国家发现NDM-1的那些人也没有去过印度。
     
    张建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病原体是不是从国外传来的,还是每一个国家自己都有的,这个关注度也是不一样。
     
    宁夏是回族自治区,每年其流动人群数量非常大,也是非常有特点,我们现在说两名宁夏新生儿没有国外传入的证据,但是不是和其他国家就一点关联没有,这还是需要进一步实验室网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提醒
     
    慎服抗生素防止耐药菌
     
    细菌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称为“细菌耐药”,获耐药能力的细菌即为“耐药细菌”,人们将其称之为“超级细菌”。
     
    2010年8月11日《柳叶刀》杂志一篇文献报道发现产“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该细菌内存在一种内酰胺酶基因,该基因发现者认为其起源于印度,因此将其命名为“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1”(NDM-1)基因。
     
    专家表示,耐药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等。公众要慎重使用抗生素,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
     
    目前,印度、日本、英国、比利时、法国、澳大利亚均有“超级细菌”感染病例报道。
     
    更多阅读
     
    我国检出三例超级细菌病例 一患者因肺癌死亡
     
    《柳叶刀—传染病》:“超级病菌”能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

    附件下载:

    上一篇:科技日报:美发现人体多种癌症通用标记
    下一篇:《科学》:基因位置对生物进化影响更大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