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12-04来源:王静
郭华东等人研究发现:中科院系统内有长期的、稳定的实质性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所带动了中科院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2005年中科院“国际合作度”最高的26个研究所中,有17个研究所进入全院同期综合质量评估最优研究所行列,占全部最优研究所的65%。其中,有的研究所就是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础上成立的。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科技队伍的“火车头”,在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过程中,积极开展与世界科技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不断强化与国际科技组织的互动能力,引进国际智力和人才资源,加速提升国际科技竞争力,许多政策措施成为其他科研机构借鉴的对象。那么,中科院这些年究竟是怎样认识和分析国际科技合作态势的?究竟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有效吸纳国际科技资源?中科院副秘书长郭华东解答了《科学时报》记者的疑问。
《科学时报》:中科院的国际合作最近几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郭华东:中科院国际合作的质与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谓进入实施重大战略合作阶段。过去的合作主要是一般人员或团队的互访,现在是双方共同酝酿合作项目,进而实行共建合作单元,正在走向更高层次和主动策划。如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成立了6个生命科学领域的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9个伙伴小组,已被当做中外合作典范并得到推广。此外,中科院还与法国合建了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三个联合实验室,与俄罗斯合作建立了五个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等。
统计数据表明,中科院对国外的吸引力愈来愈强。自1998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中科院每年国际交流量由1998年的10000人次扩大到2005年的16000人次。其中,出访人员2002年达到一个高峰,为8600多人次,此后每年呈缓慢下降趋势。而来访人员2003年到2005年呈急速上升趋势,从每年6700余人次发展到15600多人次。
2005年中科院共组织300多个国际会议和双边学术会议,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由中科院举办。中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联合发表的国际合作论文从1998年的1228篇上升到2005年的4393篇。
《科学时报》:在采访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时,他特别提到了中科院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取得的成绩。中科院取得的成绩绝非偶然,想必先有认识上的突破,然后采取了措施和行动。中科院近年来对国际科技合作做过哪些研究?
郭华东:关于国际科技合作,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首先,我们分析了中科院系统内各科研机构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的总体情况及其研究能力的关联性;其次,我们调研了部分发达国家科技合作策略,分析了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状况。
《科学时报》:你们的研究有什么发现?
郭华东: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中科院系统内有长期的、稳定的实质性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所带动了中科院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2005年中科院“国际合作度”最高的26个研究所中,有17个研究所进入全院同期综合质量评估最优研究所行列,占全部最优研究所的65%。其中,有的研究所就是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础上成立的。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发达国家均制定了国际合作战略。如美国采取一整套措施保障自己在国际合作中获得实际利益,并用于指导联邦机构开展的国际合作。他们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合作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如,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全球变化计划,美国获得了其他国家大量的特有研究资源和数据,同时大大节省了科研时间和经费。
英国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包括四大类型:积极参与国际科学计划,保持与扩大同美、日以及新兴的中、印、韩等国的双边交流与合作。通过支持访问学者和外国博士后等途径吸引国外优秀科技人才,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使其科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成为一项国际性事务。
法国特别重视参与多边大型科研组织的合作和围绕多边战略而组织的国际科学计划,如欧盟的研究与发展框架计划等。
德国的目标是扩大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国际网络,为其科学与经济界赢得能力和创新跨越,力求做到与最好伙伴进行交流、合作和联网,联合最杰出的人物,汲取科研机构内部实际知识和研究其他国家顶尖科研人物的经验与建议,共同使用大型研究仪器和设备等。
我们统计发现,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目前有150多个国际合作项目,科研人员每年出访1000多人次,35%的研究人员来自77个国家,在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中,25%是国际合作论文。
《科学时报》:在全球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有什么新特点?
郭华东:我个人认为,国际合作目前体现出五个新的基本特征。全球性问题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如全球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各个国家会为此走到一起。科研活动的国际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因为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活动往往需要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而不是科学家完全凭借个人智慧达到某个目标。科技合作与经济合作日益融合为一体、国际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备受重视、区域性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得到增强,这三个特征也很明显。
《科学时报》:面对丰硕成果,你对中科院未来的国际合作有什么感想?
郭华东:中科院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20年的历史,实际上也是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发展的历史。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无不包含着国际科技合作的内容,国际合作日益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强盛离不开有效的科技合作。所以,我们期待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期待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除了黄皮肤的中国人之外,还有更多白皮肤、黑皮肤、棕色皮肤的人愿意在这里工作。
附件下载: